close

  本報訊 (記者 繆琴)“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,成都科研與產業基礎,能在軌道交通領域大有作為。”“提升城市環境需要註入科技的力量,而科普則是發動全民關註這個命題的途徑。”……昨日,由市科協主辦的成都“改革創新、轉型升級”院士專家發展座談會在新津縣舉行,兩院院士、西南交大教授沈志雲,中科院院士、國土資源部成都地礦所研究員劉寶珺,中科院院士、中科院成都分院計算機所名譽所長張景中等11位院士聚首,為成都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。
  “我們來自不同的城市,涉及不同的科學領域,但相同的是我們工作生活在成都,同樣關註著這座城市的發展。”11位在蓉院士,其研究領域涵蓋了軌道交通、環境科學、電子信息、材料科學等諸多產業領域,院士們對成都的關註之情,在言辭之間盡顯無遺。記者從座談會上瞭解到,緊隨產業與科技一體化發展,我市將在已建成68家院士(專家)創新工作站的基礎上,在今年新增18家創新工作站,從而構建起深入企業一線的產學研創新網。
  促進校地合作從“軌道交通”做起
  “搞科研,面對的是實驗、數據,而現在,成為新任市科協主席,需要思考的東西更多,就是如何用科技帶動經濟、民生事業發展,外延更廣。”被譽為“中國鐵路提速保護神”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翟婉明,於上個月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手中接下創新“接力棒”,成為新任市科協主席,“成都市豐富的科研資源,如何服務地方經濟,也就是校地合作促進成果轉化的問題。”
  從自己擅長的領域談起,翟婉明分析,從西南交大到中鐵二院、中鐵二局等等,成都的軌道交通具有非常豐富的資源,而這些資源服務成都經濟社會發展,還有大有可為的存量資源挖掘,當務之急,就是整合產業鏈資源,為產業鏈各方提供必要的支撐與服務。
  沈志雲院士密切關註成都交通樞紐建設,在他看來,構建一個世界級的交通樞紐,航空、鐵路等立體構建的均衡聯動推進是必然,而成都的交通體系構建,應更多地註重不同交通載體之間的銜接與整合,比如如何讓國際物流更好地在一個區域實現“零距離”轉運,市域內交通如何以人為本地實現“零空間”換乘。
  環境提升離不開科學普及
  “成都全民科普素質提升,抓得很實,起步很早。”劉寶珺院士對成都科普工作推進的實效尤為贊賞,“霧霾現象越來越頻繁地在各城市出現,部分地區發展經濟時忽略環境保護而給未來發展埋下隱患,這些現象的產生,讓我們在經濟發展的同時,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與環境科學。”
  在劉寶珺院士看來,環境科學是一個很大的命題,僅僅是小部分科學家推進是不足夠的,它需要全民參與和重視,“在這個方面,科學普及的方式與方法尤為重要,要與時俱進,成都可以做出更多的創新與嘗試。”曾多次參與成都科普活動的劉寶珺院士坦言,願意為環境科學的科普事業推進貢獻一己之力。
  提及科普的問題,與會院士們發出倡議,希望越來越多的中青年科學家參與到科普事業之中,為全民科普事業註入新的活力,“所謂積土成山,從事科普事業是一種責任,每個人做一點,加起來就會很多。”
  力促更多“成都智造”產業化
 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面對企業科研人才不足的問題,如何外部借力讓院士專家等高端智庫與企業研發生產擰成“一股繩”?記者昨日從市科協獲悉,今年,我市將在已建成的68家院士(專家)創新工作站的基礎上,新增18家院士(專家)創新工作站,而今年新增的創新工作站,將瞄準主導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,力促聚集更多院士專家資源,共同“破題”產業升級的關鍵技術問題,確保更多“成都智造”產業化。
  “一邊是企業研發高端人才不足,一邊是科研智庫‘缺血’,院士(專家)創新工作站建立的初衷,就是在其間找到信息‘通流’的突破口。”市科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由進站院士專家“領銜”企業自主研發特別是企業承擔的國家、省、市重大課題項目研發,很大程度上助推了項目的研發進度與產業化進程。據悉,歷經幾年積累,我市已建立了68個院士(專家)創新工作站,共引進趙鎧、俞永新、王國棟、侯雲德、魏於全、塗銘旌、金國藩等39位院士和334位專家等智囊推進我市產業升級。“在‘建好站’的同時‘用好站’。”
  市科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今年,我市院士(專家)創新工作站服務主要瞄準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、創新型人才聯合培育等方向,推動企業、高校和科研院“產學研”三結合,探索培育創新型人才新模式,力促科技成果在蓉“落地生根”,同時,吸引高端科技智囊來蓉聚集。  (原標題:我市今年新增18家院士(專家)創新工作站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tekrjuvxu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